查看原文
其他

致在校大学生:古希腊的“战舰”、“海军”,纯属子虚乌有

shengminwujiang 生民无疆 2021-11-21

专家们说,古希腊文明是海洋文明;海洋文明成就了古希腊的科技文明、工商业文明、民主与开放的政治文明,进而成就了希腊帝国、希腊化。古希腊之所以能建设海洋文明,主要是依靠其强大的海军控制了地中海乃至黑海,而古希腊的海军的主战舰船是三层桨战船。



下面,我们就谈谈古希腊的三层桨战船及其海军问题。


一.古希腊的三层桨战船简介

 据凤凰网《古老的桨帆战船—“奥林匹亚”号》http://news.ifeng.com/mil/special/fengfan/200910/1021_8389_1397995_2.shtml

 

“历史上一直没有发现三层桨船的遗迹,……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一些航海考古学家为了证实该种船型的结构与操纵,也为了探讨和宣扬古希腊文明和技术的成就,提出了重新打造三层桨战舰的设想。这个设想得到希腊旅游部门和希腊海军的批准和赞助,于是三层桨战舰“奥林匹亚”(Olympia)1985-1987年在希腊比雷埃夫斯船厂重建,现在经常的泊锚地为希腊雅典的“阿维若夫”战舰博物馆(BS Averof Museum),公众可以购票参观。“奥林匹亚”总长36.9米,宽5.5米,满载排水量47吨,划桨航行30英里的平均航速能够达到6节,竞速时最快达到9节。”



又据《古希腊的三层桨座战船》(《知识就是力量》2006年第6期):   


“当时的船主要用地中海东岸黎巴嫩山脉的雪松木制造。除了一面不大的单帆外,主要靠人力桨划动。……经过5年的分析、论证、研究和设计,该船造得十分完美和精致。 ……它的研制进一步证明,古代希腊的技术水平直到公元18世纪后期还未超过。当时的雅典只有25万城邦市民,但它却建造了200余艘三层桨座战船。今天,人们为建造“奥林匹亚”号用了2 年时间,花了70万美元(1980年美元,约相当于现在160万美元左右)。可以想见,古人造船规模的浩大,同时,工程的组织管理水平也相当高。从生产效率而言,比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著名自由轮大规模生产商H·凯塞尔的成就,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带压舱物的木质帆船很难沉入海底,因此,人们对在海底找到完整的古船遗物也不抱幻想。……探讨桨手的训练和功率也很有兴味。根据资料,美国海军固定座位轻型赛艇在许多年里就对整个操作予以标准化,并且多次参加3海里短程比赛。在水池中对这种标准化赛艇曾进行阻力试验。……如果三层桨座战船的桨手全都与美国海军赛船的桨手的效率一样高,那么这艘三层桨座战船的170 名桨手就能在25 分钟(赛艇比赛的持续时间)内产生21.76千瓦的功率。如果将船舵完全提起,就可计算出以9.3节速度推进战船的功率。或者如果将两个船舵完全侵入水中,则可计算出以8.6节速度推进战船的功率。   


 ……每位普通桨手的最大有效功率为0.062千瓦,仅为美国海军赛艇桨手平均值的一半。……在1988年的第二期试验期间,“奥林匹亚”号船员经过较长时间训练后,该船达到9节左右的速度。在实践中,人们了解到,欲使桨手发挥出最大功率,桨的形状和材质也十分重要。……只有经过实践,人们才知道当时的战船对技术和材料要求何等苛刻,也理解了为什么雅典能在海战中打败波斯,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海上强国之一。可以猜想,当时雅典人对桨进行了反复的设计和改进。同时,桨手——有奴隶也有自由市民——的训练和协调也是必不可少的。”



又据《古希腊“三层桨战船”的产生及特征》(《历史教学问题》2018年第3期):   



“在三层桨战船的每侧,下船舷分布着27名下层桨手(thalamites),桨柄从桨孔中伸出。在下层桨手的前上方,分布着27名中层桨手(zugites), 中层桨手的桨孔分布在中船舷和上船舷之间。此外,三层桨战船增加了坐在中层桨手前上方的31名上层桨手(thranites) ……在公元前5—前4世纪,三层桨战船的人员组织系统除了170名桨手之外,还包括1名船长(trierarchos),约30名辅助水手(hyperesia),每条战船载员量约为200人。”


对上述引文内容,归纳出要点如下:

1.自文艺复兴以来,关于三层桨战船到底长啥样,史学家们一直众说纷纭。至今,既无三层桨战船的遗物,也没有靠谱的“文献资料”。

2.上世纪80年代,在希腊官方支持下,英国专家们经过长达5年的精心研究、设计、实验,终于完成了三层桨战船的设计。换句话说,“三层桨战船”是现代的西方专家研究设计的。

31985-1987年,希腊的比雷埃夫斯船厂,以现代设备条件和工艺水平,花了2年时间,终于造出了一艘三层桨战船,取名“奥林匹亚”号,用于旅游创收。

4.建造这艘三层桨战船,花掉了70万美元(相当于2009年的160万美元)。

5.古希腊造船的木材,是从黎巴嫩进口的雪松木。

6.古希腊一艘三层桨战船,官兵的标配为200人,其中桨手170人,分别配置在三层:底层54人、中层54人、上层62人。

7.只有在航速达到9节时,三层桨战船才具有作战、攻击能力。

8.据美国人研究,只有170名桨手全都与美国海军赛船的桨手的水平一样高,才能保证三层桨座战船达到9节航速。

9.美国海军赛船的桨手的赛艇比赛的持续时间为25分钟。也就是说,超过25分钟,就难以保证这样的速度了。

 

二.三层桨战船的制造问题

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在希腊世界,至少有800艘三层桨船同时在海面游弋。仅一个雅典,在持续不断的战争损耗中(动辄覆亡上百艘),却始终保持200艘以上的三层桨战船,高峰时期远远超过400艘

古希腊是如何制造出这么多的三层桨战船的呢?

前面说过,希腊的比雷埃夫斯船厂,以现代的设备条件和工艺水平,花了2年时间才造出了一艘三层桨战船

我们假设,古代雅典建造三层桨战船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是每3年制造1艘,再假设每年下水50艘(这个速度,远不能满足“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的需求),那么,雅典必须始终有150个船坞同时开工造船。假设每个船坞(造船厂)300名工匠,那么,雅典就得有4.5万名造船工匠。

古希腊的其他城邦,共有不下600艘三层桨战船。他们的战损率大大高于雅典。比如,科林斯与科基拉稍加厮杀,科林斯“击沉敌舰70艘,科基拉人击沉敌舰30艘”,转眼间100艘船没了。因此,他们在建造三层桨战船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与雅典相当的情况下,至少拥有超过525个船坞、15.75万名造船工匠。

如此说来,古希腊拥有675个三层桨战船制造厂,造船区总面积达数十平方公里,专业的造船工匠至少有20万人。

如果考虑到船用配套领域(如船用锚链,造船工具,等等)的工匠,整个舰船制造行业的工匠至少也有25万人。

古希腊造船的木材是从黎巴嫩进口的,那么,首先必须用大型的运输船,把木材都运回来。要想保证古希腊的三层桨战船的建造需求,至少要有300艘大型货船,日夜不停地从黎巴嫩运输雪松木。我们知道,雅典、斯巴达之间是死敌,他们必然会互相袭击对方的运木船。尽管双方都派出强大的舰队护航,但是仍有大量的运木船被击沉。姑且不谈爱琴海底是否有大批的运木船,但是可以肯定,必须拥有至少10万造船工匠的专门运木船造船厂,不断地制造运木船,才能保证运木船需求。

总之,要想确保古希腊的三层桨战船的建造需求,必须投入35万人的壮劳力。

我们知道,每一艘三层桨战船标准配置200名官兵,古希腊800艘战船合计官兵16万人。假设运木船船员也按照200人配置,那么,300艘运木船船员为6万人。二者合计22万人。

由此可知,在古希腊,仅海军主战舰的从业人员高达57万人,即57万户人家。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其他舰船的制造工匠和海军官兵。

这是一个令人生畏的数字。按照平均每一名壮劳力组建一个家庭,户均5口人计算,那么,在古希腊,造船工匠和家属175万人,海军官兵和家属80万人,运木船员和家属30万人,总计“吃造三层桨战船饭”即依靠三层桨战船生活的人口,多达285万人。

如果加上其他舰船的制造工匠和海军官兵,那么,这个数字----古希腊海军行业的从业人员至少70万人,他们和他们的家属至少有70万户、350万人。

我们知道,这些人员的活动完全是服务于国防建设,不能为社会和经济创造财富。他们的生活必需品如粮食、衣服,必须而且只能来自于古希腊其他人创造的物质财富。如果按照中国古代十分之一的农业税(粮食、布匹)的标准计算,那么,支持这350万人口的农业人口必须不低于70万户、3500万人

这就是说,古希腊人口至少4000万人,是当今希腊人口的4倍以上。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古希腊还有数量惊人的步兵。斯巴达就是依靠强大的步兵而与雅典并立,并且最后战胜雅典。如果考虑到这一点,古希腊的总人口至少超过6000万



此外,古希腊还面临两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鉴于三层桨战船长36.9米,那么,原木也应该在37米以上。古希腊真的有能装载长达40米原木的大型货船吗?这样的大型货船,又是谁建造,用什么材料建造的?事实上,这样的大型货船,近2000年后才诞生

我们知道,黎巴嫩属于波斯帝国的地盘。备受希腊海军欺负的波斯帝国,会放任雪松木出口到希腊吗?(同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会放任钢铁、石油出口到日本吗?)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三.三层桨战船完全不能用于实战

在古希腊史中,雅典动辄派若干艘三层桨战船远征。那么,三层桨战船,真的能打仗吗?

据《古希腊三层桨战船的产生及特征》(《历史教学问题》2018年第3期):

“在公元前5—前4世纪,三层桨战船的人员组织系统除了170名桨手之外,还包括1名船长(trierarchos),约30名辅助水手(hyperesia),每条战船载员量约为200人。……三层桨战船的辅助水手包括:舵手(kybernetes),地位仅次于船长……桨手长……五十士官……长笛手……修船师……此外,辅助水手还包括10名水兵(epibatai)和4名弓箭手(toxotai), 剩余的10名辅助水手则分为两组,分别作为舵手和船首长的助手,也可作为备用桨手。


……因为三层桨战船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所以撞角逐渐成为海战中的主要武器,并发展出一套精密的撞角战术。撞角战术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环航战术(periplοus),由三层桨战船构成的船队将己方的战船排成一列纵队,然后快速驶向敌方船队的侧翼,用撞角撞击敌船的船舷,或机动到敌船的后方,撞击敌船的船尾。第二种是穿插战术(diekplοus),三层桨战船高速行驶,穿过敌船的防线,然后迅速调转船头,撞击敌船船尾。


……事实上,撞角战术强大威力的发挥是三层桨战船上人员组织系统实际功效的集中体现,因而具有极高的技术要求。在两条高速航行的船只相撞的情况下,如果角度过正,很容易撞坏自身的撞角和船首。不仅如此,在撞击敌船时,如果力度过轻,起不到破坏敌船的作用,如果相反,则会因难以迅速拔出撞角,使自身陷入危险的境地。


……通常情况下,为了保持船只的战斗力、提高速度和机动性,三层桨战船的设计往往尽可能地节省空间和重量,雅典的三层桨战船尤是如此。位于下层桨手的凳子下面的船只储藏室,只能用来贮藏船桨、索具等极端重要的物资。桨手们不仅没有充分的饮水保障,也没有睡眠和进食空间。因此,每隔一段时间桨手必须登岸舒展身体,并到沿岸居民提供的市场上购买水、食物等补给。戈姆(A. W. Gomme)指出, 在正常的航行条件下,三层桨战船一天在海上最多可以航行12小时,每隔24小时战船就必须靠岸更新饮水等补给。”


归纳引文要点如下:

1.每条三层桨战船200人左右,其中桨手170人,辅助水手10人,船长、舵手、桨手长、五十士官、长笛手、修船师各1人,水兵10人,弓箭手4人。

2.三层桨战船的主要作战方式是:撞击敌船,让敌船的船体出现窟窿,沉入海底。

3.撞击敌船时,速度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必须恰到好处;角度既不能太正,也不能太偏,必须恰到好处。

4.船内空间极为狭窄,船员不仅不能舒展身体,而且没有睡眠和进食空间,更谈不上做饭。

5.船内储存的食物、饮用水,至多只能保证船员的24小时。

了解到这些后,我们就能发现:古希腊的三层桨战船,属于人畜无害的小白兔。



三层桨战船根本没有作战能力,既无进攻能力,也无防守能力

假设一:派100艘三层桨战船去进攻一处海滨城市。

我们知道,一艘三层桨战船,对陆地具有攻击能力的,只有14人(水兵10人,弓箭手4人),100艘也才1400人。2万人的水师,有战斗力的也才1400人。在船上待久了的人,刚到陆地时,都是晃晃悠悠站不稳。如果这2万水师进攻一座城市,守城方只需要出动500名弓箭手、500刀斧手,可以轻松地消灭这1400人。至于那1万多人的桨手们,一个个腰酸背痛,四肢酸软,能站直就不错了,所以,完全可以无视。守城方只需要派几千名妇女儿童,就可以轻松活捉他们,抓回去做奴隶。

假设二:派100艘三层桨战船在海上进攻商船。

三层桨战船的主要材料是雪松木,一点火就着。对付他们的最为价廉物美的武器,就是在自己的船上,多准备一些火把。当三层桨战船冲过来的时候,只需点燃几十支火把,高高举起,摆出向他们扔过去、不惜同归于尽的架势,就足以吓退他们。因为,如果自己的船真的被对方撞出了窟窿,对方不可能迅速拔出撞角,以火烧船的结果,必定是同归于尽。

假设三:派三层桨战船去剿灭海盗。     

结果必然是海盗船反杀雅典三层桨战船。假设一艘50人的海盗船,被雅典三层桨战船撞出了大窟窿。海盗们大喜,不一会儿,50名海盗全部跑到了三层桨战船上,轻松干掉14名水兵后,再对170名桨手大开杀戒。才两根烟的功夫,海盗们便夺取了雅典的这艘三层桨战船。

事实上,三层桨战船,根本不是战船,而是活棺材。

第一,古希腊海军的兵源问题如前所述,只有170名桨手全都与美国海军赛船的桨手的水平一样高,才能保证三层桨座战船达到9节航速,此时,三层桨战船才具有作战、攻击能力;而美国海军赛船的桨手的赛艇比赛的持续时间为25分钟。那么,古希腊的桨手的体质、素质,必须全都与美国海军筛选出来的赛船桨手一样高才行

古希腊的海军官兵全是美国海军的运动健将?显然不可能。即便是勉强配足了一条船的运动健将,也没什么意义,因为无论何时何地的任何一场海战,都不可能只打25分钟就结束。25分钟过后,170名桨手全部累瘫了,既无力划船,也无力作战,只能等着被敌人杀死,或者被捉去当奴隶。



第二,三层桨战船无法解决吃喝问题。假设20艘三层桨战舰,就有4000人。一人一天只吃一斤半,就得3吨粮食。他们必须上岸找到粮食再做饭。如此海量的粮食,到哪儿找去?如果可以抢收地里的小麦,那么,他们自备有镰刀吗?他们是自己收割、打麦、脱粒,并磨出了3吨面粉吗?锅灶从何而来?灶台好说,他们是自备锅碗、油盐酱醋吗?

第三,三层桨战船无法解决睡觉问题。因为船上没有可以睡觉的地方,他们每天晚上都必须上岸睡觉。4000人睡觉的地方,到哪儿找?自然找不到。他们自备有帐篷吗?数以千计的帐篷,放在哪?

无疑,三层桨战船完全不具备作战能力,更不用说远征能力了。

 

四.“三层桨战船”比江南乌篷船还要落后

 如前文所述,三层桨战船都是尖底船,是用黎巴嫩雪松或者橡木制造的长36.9米、宽5.5米的庞然大物。据此,粗略估算,至少需用木料50立方米。这些木料,1立方米约重0.5吨上下。再怎么偷工减料,一艘船的重量不会少于20吨。

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

根据《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一些描述,我们知道,其实,所谓的“三层桨战船”非常小。

据《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古希腊人动不动就拉着几十上百条“三层桨战船”,在陆地上跑。

 第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徐松岩译本,下同)第261页:

拉栖代梦人及其诸盟邦听了这个发言之后,接受了这些建议,同意列斯堡人加入他们的同盟。他们决定出兵阿提卡,命令在场的诸盟邦以其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二,尽快地开赴地峡集合;拉栖代梦人首先抵达那里,他们准备好拖曳器械,以把舰船从科林斯拖过地峡,到达雅典一边的海域,这样他们能够马上从海上和陆上同时发动进攻了。


 斯巴达一方,为了出其不意,事先准备好拖曳器械,将停泊在科林斯湾的三层桨战船,拉上陆地,拖过长达6公里的地峡,到雅典一侧下海。徐松岩注释道:拖曳船只的遗迹留存至今。”一次拖船行动留下的遗迹,竟然能够躲过二千几百年的雨雪风霜而保留至今,真堪为世界之谜

 第二次,《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308页:

伯罗奔尼撒人立即匆匆忙忙地连夜起航回国,紧靠着海岸航行:他们拖曳着他们的舰船横过琉卡斯地峡,以免环绕海角的时候被敌人发现,他们就这样撤离了。


第三次,《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341页:

伯罗奔尼撒各地的人们都接到命令,要他们尽快赶赴派罗斯;在科基拉的那60艘舰船也接到了命令。船员们把这些舰船拖过琉卡斯地峡,以免被留在扎金苏斯的雅典舰队察觉。


在二千多年前,拉着一个37米长、5.5米宽、20吨重、尖底的东西,在陆地上行进若干公里,这是一个与古埃及人如何运输巨大的石材建设金字塔一样有趣的问题。



      第一次,斯巴达人事先准备好拖曳器械,拉着100多艘船,越过了长达6公里的地峡。

在道路、车轮均落后的古代,一头牛至多能拉0.5吨的货物。 20吨的货物,如果是装在一辆车上,至少需要40头牛一起来拉。

      当一辆车载重20吨的时候,对路面、车轮的要求,就非常高了。

 鉴于船体太重,普通路面是走不成的。斯巴达人必须铺设宽5米以上、长6公里以上的石板路。

鉴于船体长达37米,6公里的道路还必须是笔直的,决不能拐弯抹角。

斯巴达人是如何把船拉上岸? 是如何把这个庞然大物吊装到车上?是如何将这尖底的大家伙固定住?是如何将之送下水?如此等等的难度系数极大的问题,那就不知道了。

 总之,完成这个舰队搬迁工程,在劳动力和材料充足的情况下,至少得大半年的工期。

但是,据《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斯巴达人轻易地完成了这项工作。那么,唯一的可能性,这船很小,且是平底船。事实确实如此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里,希腊人除了拉着船在陆地上行走,还经常把船拖上岸晾晒。 什么样的船,才能做到这样?答曰:小而轻的平底船, 其大小、外形,大约相当于我们熟知的小型的乌篷船吧。



古希腊的战船,不如乌篷船。中国的乌篷船有水密舱,船体磕出一个窟窿之后,不至于沉没。古希腊的战船则远比乌篷船落后,因为没有水密舱,所以古希腊海战主要就是给对方的船撞出一个窟窿来。西方人知道水密舱,是二千年之后的事情了。

 



相关文章

希罗多德《历史》不配称作历史,而且连“嗨故事”都够不上

高校新生阅读:荒唐的西方考古学,伪造的西方古代史

致在校大学生:古希腊靠买粮食为生?反科学的荒唐伪史

致在校大学生:科学常识告诉我们,古埃及史完全不靠谱

致在校大学生: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不过脑子的谎言

致在校大学生:希腊土地至多能养活28万古希腊人,雅典只能有5000来人

致在校大学生:“古希腊”到底有多少人口?计算结果,真的吓死人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